现在中国也有用工荒。工作太难找了!不是没人招聘,而是那些人事招聘的问题太难回答了。你为什么来这里工作?你上一份工作为什么不做?那你为什么招聘?你不招聘我会来吗?我说我以前的工作,老板***,你会要我吗?那我说以前老板对我恩重如山,我还走那我还是人吗?里外不是人,你让我咋整?所以好多人都宁愿自己创业算了,反正去应聘,成功率也不高的嘛。
从这个角度看,不生娃对以后的人好像也没什么不好。如今,美国,日本基本都没有什么失业问题,就业市场非常的充分。而反观中国,由于每年七八百万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年前的裁员潮,也印证了中国就业市场的严峻性。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包括华夏人寿,中国重汽的大型企业也开始裁员了。
人口少还有个优点,日本都开始免费送房了。
中国也有这种趋势,2018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2017年出生人口约为1723万,2016年约为1786万,人口出生规模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人口出生率创1949年以来历史最低值。人口出生数也创下了196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是,在未来,不生孩子的负面效应也会体现出来,那就是如日本、欧洲很多国家这样延迟退休情况的出现。还有就是对新兴行业的接受比较慢,创新也慢,这都是缺点。凡事都有两面性,到底人口多好,还是少好,这个是多年来一直都在激辩的问题。你们认为呢?感谢邀请。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
1、人口结构问题。表现在老龄化严重、大量女性不参加社会工作,多年生育率低等。
2、社会问题。日本进入发达国家多年了,社会保障体系也相对完善,本国人对工作需求降低。国外劳务工作者在日本受歧视,和各种不公正待遇,造成人员流失。
3、经济问题。日本经济很早就开始了经济转型,需求的人才也是要求越来越高,造成某些岗位缺口。
4、中国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国内收入和日本劳务收入差距缩小,劳务输出规模减小。
浅知拙见,勿见笑。
李公麟《五马图》流入日本直接原因是溥仪,进入日本后被宣称毁于战火,近日又出现于东京博物馆展览,但是二战后的流传过程日方目前还未公布。
《五马图》最早流出清宫是因为溥仪。溥仪退位之后,非常渴望出国留学看一下外面的世界,但是遭到了满清遗老的反对,他的洋文老师庄士敦也没有支持他,可能都是出于政治原因。为了筹措留学经费,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陆续从故宫带出1000余件珍贵书画,根据后来在故宫毓庆宫发现的“赏溥杰单”记载,1922年农历11月7日,溥杰带25件国宝出宫,其中包括《五马图》。
根据张伯驹《春游琐记》记载,溥仪被逐出故宫以后,暂居北京溥杰家中,后携带这批移居天津。在天津期间为了筹措政治活动及生活经费,溥仪经陈宝琛之手卖出了不少清宫旧藏国宝,《五马图》也在其中,据张的记载:日本官员想以巨款购买《五马图》献给日本***,溥仪得知之后,同意卖与40件书画,而《五马图》则表示要送给日本***。估计是想争取日本***的政治支持吧!
这件事经陈宝琛之手来办,溥仪将40件书画以赏赐名义交给了陈宝琛的外甥,这个外甥估计是中间动了点歪心思,在得到40件画作之后拿出包括《五马图》在内的4件抵押给天津盐业银行,一个月后仅赎回了《五马图》。此后,这件作品就杳无音讯。
根据专门追索溥仪散失文物的杨仁凯先生考证,这件作品应该没有跟随溥仪去满洲(也可证明陈宝琛在天津卖与日本人的说法),《五马图》在二战前出现在了京都一位律师的手中,但是二战之后,这位律师却宣称此画已经毁于战火。
在浩瀚如烟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诞生了难以数计的珍贵文物。这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宝,也代表了中华数千年文明的辉煌,理所当然的,这些国宝是中华文明的骄傲。但是,随着***战争之后,中国的急剧衰落,大批珍贵的国宝文物成为列强觊觎掠夺的对象。
尤其是自***战争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大批珍贵无比的国宝级文物遭到列强掠夺,至今仍有不计其数的国宝散落海外民间。在这些掠夺中国国宝的侵略者当中,最贪婪***的就是日本,因为,它是近代给中国带来伤害最深的列强,也是盗走中国国宝最多的国家,那么,日本到底盗走了中国多少国宝呢?
存有大量中国国宝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早在明朝年间,在沿海地区的肆意横行的倭寇,主要构成就是日本浪人。当然,这个时候日本的军事实力有限,掠夺而去的文物并不多。但是,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日本就放开彻底放开手脚,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掠夺文物。
据记载资料显示,当时,日军侵略者在北海静心斋设立了司令部,抢走收藏在北海万佛楼中的1万尊金佛。清末民国年间,内忧外患使中国更加混乱不堪,加之文物保护制度的缺失,导致大批珍贵国宝流失海外。
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有一件文物,中国有人曾出价7亿购买,但去而遭到了拒绝,并且表示这件宝物永不出售。
日本这件宝物到底有多牛,事实上 我们知道日本很多文物都是从中国带回的,这件曜变天目茶碗也同样如此,相关专家都清楚这其实是中国的。
曜变天目茶碗在中国南宋时期并不是稀罕物,但是价格却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文人饮茶之风盛行,所以这个在夜晚会发出光芒。让人恍若置身星辰宇宙中的茶碗 身价倍增,不过如今它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因为全世界都只有一件。
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就经常有各种方式的交流,当时日本人到中国后学习了很多东西。
日本的茶文化就深受中国影响,当时他们可能认为这样的茶碗精美而有意思,往自己的国家带回了两件,其中一件因保管不慎在其战国时期被摔毁。
日本人对这仅留存的一件曜变天目茶碗十分重视,曾经它的收藏者是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此人当时已经富可敌国,还是认为自己不配使用这只茶碗喝茶,他还想一辈子珍藏这只茶碗。如今这件文物可不容易见到,虽然静嘉堂文库经常开放,曜变天目茶碗却不常被展览。
非常可惜的是 中国目前还没找到另外的曜变天目茶碗,所以才会有国人花高价希望将这件文物买回来,日本也正是仗着这是唯一一件,才坚决拒绝出售。中国因为战争等原因损失了多少文物和财宝,实在让人痛心。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840年前,一个是1840年后流失。
1840年***战争前,国力尚盛,流失出去相对较少。1840到1945年,一百年时间,历次战乱,内贼外盗,或走私盗掘,或巧取豪夺,或公然抢掠,流失文物难以估量。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京沪区办事处组织编制了一本《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旨在抗战胜利后为向日本追讨自甲午(1894年)以来被劫夺珍稀文物和要求战争赔偿。
《文物目录》书中收录甲午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劫夺的中国甲骨、石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丝绣、书画、写经、拓本、杂物、古籍等类中国文物15245件。书中囊括的只是有据可查、铁案如山的劫掠文物。
委员会实际统计得出,在1937年至1945年间中国各地被日军劫掠和毁坏的历史文化古迹741处,书画类1.5万多件,古器物类1.6万多件,碑帖类9300多件,珍稀书籍类300万册,文件类60多万件。而日本方面通过其他未知渠道劫掠的中国未知文物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据不完全统计,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抢劫图书和手稿300万册、文物360万件。”――网上引用这段话最多,但笔者实在找不到出处,姑且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日本战败后,曾归还掠夺文物16万车,珍贵文物约2000件,部分保存在台北故宫和台北历史博物馆。
网上有很多未归还文物的介绍,但配的国宝文物基本上都是在1840年以前流失出去的,这些是要不回来了。只有发现了某件在日本展览的文物与《文物目录》中记载的相符,这样的文物尚有一争。但日本人也有这套《文物目录》,目录上记载的又未归还给中国的文物,他们暗藏,不公开拿出来你就没有办法了。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数据,1840年***战争以来,中国流失的文物1000余万件。
强盗进了藏宝库,你能说清楚他到底抢走了多少宝贝吗?不能!而对于中国,日本就是那个强盗。
说起日本这个民族,小编有时候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最后再送上一个中指。大拇指是因为日本人真的是能屈能伸,在自身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对于强国总是卑躬屈膝,比如对于古代的中国,近代的美国;但是当它强大了,就得意了,甚至忘形了,就像一战和二战的时候,日本明治维新后转手就对自己的恩人中国动手
不管是入侵东三省还是北京南京,日本所到之处几乎没有法律道德约束,至于中国的国宝,这群鬼子还不是想拿就拿
据不完全统计,就在1937年和1942年,北京故宫就曾两次遭到洗劫,日 伪 军 共劫走珍贵古籍11022册、珍贵文物1372件,还将大量的故宫所藏的铁 炮铜缸熔铸枪 炮。南京在沦陷后也没能逃过劫难,据粗略统计,南京市共损失古物26584件,其中有珍贵文物、字画7720幅,书籍459579册。上海、安徽、山西等地的博物馆文物损失总数达17万多件(包括古物、字画、书籍),中华文明可以说经历了一场浩劫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谢邀。很多人只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掳掠了大量中国文物,却不知道还有大量文物是被中国商人低价抛售给外国买家的,更不会有人知道,日本也拥有大量中国文物。一般说来,日本所拥有的中国文物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是随着古代中日交往而获得的,第二是在清末低价收购的,第三则是在抗战时期搜刮的。具体的就让子渊为大家一一介绍。
众所周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中日两国自古就有着文化交流,从东汉皇帝赏赐汉委奴国王蛇钮金印开始,中国文物就不断流传至日本,算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众多中国文物艺术品中,日本人最喜欢的就是瓷器、佛像、书法这三样。随着唐宋时期遣唐使归国与中国僧人访日,无数珍贵瓷器和精美佛像东渡,而王羲之、怀素等书法大家的墨迹摹本等也被一并,日本贵族迅速为中国文化所折服。
▲日本遣唐使
至于茶道等文人审美趣味的传入,则在日本文化界掀起了一股茶艺风潮,龙泉窑、吉州天目盏、建窑油滴天目等简约秀美的瓷器,也成为当时京都平安王朝皇室贵族与茶道、花道人士争相追求的珍品,正是因为有如此历史渊源,20世纪初的日本上层主流对中国茶具瓷器的兴趣远远大于其他珍宝,而且日本人对色彩极简的宋瓷颇为痴迷,而不像欧美藏家那样,偏爱色彩绚丽的明清官窑瓷器。
“***战争”之后,中***门大开,大量文物珍品流向世界,其中瓷器主要流向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比如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日本“千岁丸”号来沪行商,据随行人员纳富介次郎的日记记载,回国时他在沪上古玩市场花低价就廉价购买了一批元明清书画作品,这些文物都是逃避战乱的中国东南各省难民所出售。
▲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潇湘卧游图》
从此之后,中国大量珍贵文物通过“正常”的古玩贸易流入日本,到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左右,在华从事古董生意的日本商人就有50多人,主要分布与天津、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凭借这些城市的便利交通,他们可以随时将“购买”而来的中国文物,卖往日本、美国等地。当然,也有着一些中国古董商人在发现商机后,主动将藏品送至日本出售,比如留学日本的著名藏书家董康,他曾在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将自己在北京旧书店购得的“永乐大典”中的17册,卖于京都帝国大学图书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留学人员流失率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留学人员流失率排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lus100.com/post/4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