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有十一个儿子。按周礼,理应立世子忽为太子。但是郑庄公深知次子公子突有才智,绝非能久居人下之人。为了郑国的长治久安,郑庄公将公子突送到宋国。
但是,郑庄公也知道,只要自己一死,公子突必然作乱,于是临死时拜托原繁,希望他能辅佐好世子忽继任国君。
郑庄公去世后,世子忽继承国君之位,是为郑昭公。果然公子突借助宋国力量,最终赶走郑昭公,继承了国君之位,是为郑厉公。
郑厉公继位后,宋国自认为拥立有功,成天向郑国勒索财物,再加上当时的大臣祭足专权,于是郑厉公便想暗杀祭足,并攻打宋国,但是暗杀失败,郑厉公仓皇出逃。
后来,祭足又拥立公子??为国君,不过公子??很快就被齐国杀死。祭足于是又立公子仪为国君。
郑国几经***变迭,显然大不如前。
郑厉公故伎重演,趁乱诱捕了大夫傅瑕,并逼迫他帮助自己复辟。傅瑕为了活命,向郑厉公发誓:只要能放了自己,一定会帮助他杀掉公子仪,拥立他为国君。后来,傅瑕果然杀了公子仪和他的两个儿子,迎回了郑厉公。
郑厉公复辟成功后,见郑国朝堂和百姓都因国君更迭惶然不安,于是立刻杀掉了傅瑕,又将祭足等对国君进行废立的大臣一一治罪,以此安定民心。
接着,郑厉公召见了原繁,郑厉公做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说:“傅瑕是个对国君不忠心的叛臣,我已按周天子设定的责罚,处置了他。”
原繁听了只是不言语。
郑国是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郑国的开国国君是郑桓公。后来郑国的第二任国君郑武公因为在周平王东迁时护送有功,因此当时的郑国很有地位,不仅是诸侯国,而且还是王室的卿士。
郑国的第三任国君是郑庄公,其雄才大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郑国在春秋初期强大起来,他以郑国国君和王室卿士的身份活跃在当时的舞台上。使郑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大起来并称霸的诸侯,使当时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的局势。
郑庄公本人也被称为“春秋三小霸(郑庄公、齐僖公、楚武王)”之首。后来又有“大霸不过五,小霸不过三”之语。
郑庄公败周虢卫蔡陈,联合齐鲁攻宋,会蔡邓,盟齐宋卫,抵燕攻陈征许败息御北戎,从而小霸中原。有了“天下诸侯,莫非郑党”的局势。
那春秋时期第一个小霸中原的郑国,为何突然就衰落了呢?
郑国可以说是在郑庄公努力下而强大起来的,但郑国的衰败也和郑庄公有很多的关联。郑庄公一生善于计谋和料事,但他对郑国的长治久安的基础,也就是继承人的问题,却无法应付和无能无力以及安排不当。以至于在郑庄公去世公后,郑国大乱。
郑庄公孩子很多,世子是公子忽,而另外一个儿子公子突却很有才能,以至于突不愿居于人下。郑庄公为了维护郑国的局势,所以就让突去了宋国。没想到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就陷入了混乱。
郑庄公去世后,世子忽继位为郑国国君,是为郑昭公。但是还没过多久,郑国权臣祭足在去宋国时,被公子突的岳父所逼迫,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导致郑昭公流亡在外,公子突继位,是为郑厉公。
当时祭足是郑国的权臣,从而祭足也得以专权,郑厉公突是非常不满祭足专权的,所以就密谋除去祭足,然而事泄失败,郑厉公突又流亡于外,祭足于是又迎郑昭公忽回来复位。
但是郑昭公忽回来复位没多久,郑昭公又被人暗杀,于是又立公子亹为郑国国君,是为郑子亹,然而郑子亹继位没多久,齐襄公会盟诸侯,郑子亹去参加,结果郑子亹被齐襄公所杀。
一哥“俗人读史记”之——
郑国霸业昙花一现后缘何一蹶不振?
庄公之后,郑国实力、声望一下子滑落谷底,从此一蹶不振,在强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成了强国的隔离带、出气筒,听命于人、任人宰割、直到灭国。究其原因,起于萧墙的内部争斗是首当其冲的因素。
庄公有四个儿子,其中大公子姬忽是邓国女所生,邓国女是大臣祭仲迎娶的,祭仲是重臣权臣,影响庄公立了姬忽做了太子,还为其着想,劝其娶强国齐国齐釐公的女儿为妻,但被太子拒绝了。庄公于前701年死了,太子忽本来可以名正言顺地继位了,可是却节外生枝有了变数。
就在太子忽准备上任的时候,二儿子姬突的姥姥家宋国不愿意了,控制了祭仲让姬突回国继位,是为厉公,太子忽逃到卫国去了。可是这个厉公不久在与权臣祭仲的斗争中失败了,逃亡栎邑,前6***年,祭仲迎回太子忽继位,是为昭公,宋国派兵保护厉公,二人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前695年大臣高渠弥射杀昭公,又不敢迎回厉公,“乃更立昭公***亹为君,是为子亹也,无谥号”。这位短命国君于次年被齐襄公杀了。祭仲、高渠弥于是“召子亹弟公子婴於陈而立之,是为郑子”。又出来一个在陈国的小弟做了新国君,连个名号也没有。
这个没有名号的郑子还是有点***的,在位14年间,权臣祭仲死了,齐国、宋国内乱弑君,无暇顾及,不过有一个人却再度出场了,厉公此时并不安生,前680年,想法捉来了郑子的大夫甫***,逼其回国杀了郑子,迎回厉公重登君位,虽然这个厉公帮助周惠王重回天子之位,然而郑国早已失去了称霸的机会与实力啊。
在郑国内部折腾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人家周边的国家可没有闲着,不是没事偷着乐啊,此时齐桓公在这一年(前680年),也就是“厉公突後元年,齐桓公始霸”,晋公子重耳已年满十七,秦穆公正在排队等待哥哥让位,敢于和齐国争霸的楚成王于九年后继位,宋国不甘人后,鲁国以君子自居,燕国、吴国老牌方伯、国土辽阔,势力此消彼长已成定局。
再看郑国兴起之地,北晋、南楚、西周、东宋齐等大国环伺的四战之地,虽说郑庄公以国君、卿士的双重身份,与周天子和各大诸侯国玩起权术、外交、军事,一度不可小觑成为春秋小霸,然而死后权臣当国、后继争立、大国欺凌,国势一落千丈,后世亦回天无术了啊。
郑国是跟周王室一起东迁的诸侯国,到了中原后郑国公室用金帛钱粮从虢国、郐国两国买了十座城邑立国。郑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四处攻占其他小国,渐渐成为一个威震华夏的大国。郑庄公甚至跟周天子作战,还将天子射伤了,可谓威风霸道!
春秋时期,国有明君其兴也快,国有昏君其衰也速。郑庄公本人虽然雄才大略,但是他爱江山的同时还宠幸了许多美女,这导致他儿子众多 。郑庄公死后,诸子争位,各带军队相互攻击,最终导致郑庄公开创的局面荡然无存!诸子攻杀夺位后,郑国公室权力旁落,有了七穆轮流执政,郑国国势更衰!三家分晋后,新兴的韩国攻灭了衰弱的郑国,将郑国国都改命为新郑,也就是今天的郑州。
所以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在郑国是不适用的,郑庄公的子孙后代不成器,最终亡了郑国。
郑国是春秋初期最耀眼的政治明星,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代连续担任执掌周王室政务的卿士,挟天子以令诸候,特别在郑庄公一代,大杀四方,成为春秋首霸。但却昙花一现,从郑庄公之后就开始衰落,沦为三四流国家,朝秦暮楚,过着跑龙套的日子。
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有几个因素:
第一,先天不足,郑国与晋齐楚宋等当时的中原诸候国比起来, 郑国是个新兴小国,它的始创人就是郑桓公姬友,而且最初的封国还不是在河南洛邑一带,而是在陕西华县东的郑地的小地方,后来移民搬到了洛邑以东,可以说是在郑桓公姬友的手头白手起家,后来因为得益于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的时机崛起,但先天底子还是不足。
第二,地理条件限制,当初郑桓公姬友搬家的时候找太史伯咨询,太史伯为他建议了洛邑以东这块地,太史伯指出,现在中原已经没有发展空间,南边是楚国的菜,西边有晋,东边有齐,只有雒之东土,河济之南是块好地方,那里附近的虢、郐都是小国,君主都是些贪财好利的家伙,姬友去那儿可以发家。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太史友精准的眼光,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这个地盘发家自立门户可以,但长远来说,郑国的地盘左晋右宋前齐后楚,身处四战之地,又地处平原无天险所守,易攻难守,没有任何地利因素。这些都注定郑国是能辉煌于一时,之后无法避免沦为春秋诸候中跑龙套的角色。
第三,领导人的眼光,郑庄公在任时间虽然辉煌一时,但是他的战略是有问题的,特别是与周天子周桓王***,在葛艾之原打得周天子屁滚尿流还射了人家一箭,但郑庄公并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他郑氏父子笑傲江湖安身立命最大的本钱就是周王室执政官,把周天子的摭羞布扯了,看起来很拉风但却得不偿失,相当于自己把自己最大的一张政治底牌给撕了。
像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就很聪明,把周天子像泥菩萨一样供起,所以人家是春秋五霸,而郑庄公,才仅仅以小霸注称。
郑庄公死后,即位的郑昭公竟然以齐大非偶这样的理由拒绝了齐国的联姻,痛失强援的子忽后来被赶下了君位,郑国陷入内乱。子忽的很傻很天真也害了郑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lus100.com/post/4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