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网上颇有诸如《清朝一本奇书,使日本从闭关小国变东洋大国》之类的标题,好像日本人啥也没干,看了魏源的一部书就爆发,瞬间变强国一般。
《海国图志》,仅仅是一本介绍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而且这种介绍,也是很表面、很简略大条地介绍而已。
譬如说,在魏源眼中,西方人有三大特长,第一战舰,第二火器,第三养兵练兵之法——这句话,其实就是整部《海国图志》的核心。魏源并没有看到西方国家军事之外更深层次的东西,譬如经济,譬如政治,譬如文化。而实际上,这些东西更重要。
而在日本人这一边,初始阶段确实接受了魏源的观点。1841年,当***战争开打之际,日本幕府便有官员写信,说清朝的失败,“虽属外国之事,亦即我国之鉴”。魏源的《海国图志》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因此在传入日本之后,畅销一时。甚至很多日本的学馆私塾,都把《海国图志》选作课本进行教学。当时的萨摩藩藩主为了增加对英国的了解,购《海国图志》备用。后不久萨英之战爆发,《海国图志》便成了萨摩藩的必读之书。
木户孝允、伊藤博文、井上馨这些日本近代名人,大家都知道。而他们的老师吉田松阴,正是《海国图志》的读者,他教授给学生的东西,正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说的改造版。
所以,魏源确实是启发日本走出第一步的历史人物。但是,仅此而已。
当时有个日本人叫坂本龙马,他原本擅长使用小太刀,朋友深以为然,未曾想再见龙马,他却掏出一柄***:“这个比小太刀更具威力。”而在这位朋友慢慢接受了西洋武器之际,他又有了新变化,他掏出一部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只能杀伤敌人,此书可以振兴日本!“
这,才是日本真正的进步。应该说,不仅仅是看重洋枪,而是看重洋枪背后的西洋文明,从政治、经济、文化,无一不学。这,才是日后日本能成功战胜大清国乃至于成为世界列强之一的根本原因。
(看这张图片你就懂了,李鸿章依旧是古装打扮,而伊藤博文已然完全是现代人模样了。着装,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内在的世界观)
《海国图志》对日本的影响的确很大。
具体来说,《海国图志》的出现,让日本弥补了下面几个缺点。
在《海国图志》出现之前,日本对欧美地区的了解仅限于直接贸易的西班牙、英国、荷兰、让日本打开国门的美国等国家,甚至在专业的地理学家渡边华山嘴里都会说出:“北美洲只有英国的亚美利加领地”这种话。
在这些基础上,日本做出的国际形势预测和国防准备都有着数量级的偏差,可以说是完全无法实用化的。
《海国图志》出现后,日本才获得了对世界各国地理位置和当前制度的了解,从而可以制定基于正确的世界局势的政策。
2、国防理论从闭关锁国到海军致胜:
《海国图志》出现前,受限于幕府的政策,闭关锁国始终是日本的传统国策,尽管在黑船***后有限的开国,但也没有影响到整个日本上层统治阶级的思想;在传统的儒学家打压之下,‘洋学’处于一个被鄙视、被无视的地位。
没什么大的影响。自从“黑船***”、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后,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要“脱亚入欧”;
日本开始向欧美派留学生,很多介绍西方的书籍也在日本流行,魏源的《海国图志》仅是其中普通的一本,对日本的影响自然比不过西方直接翻译的书了、甚至比不过到过西方的日本人写的书。
魏源是清末的思想家,在了解点西方情况的基础上,写了介绍西方知识的《海国图志》,在当时中国国内没流传开;流入日本,因日本的变革而在日本流传。
甲午战争后,有很多留学生到日本,其中有人发现了这本书,才使这本书为国人所知。
谢邀:
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和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书名中“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
这样一本书,在当时,却有着不同的人群对于其,有着不同的认知,有的人,认为是宝物,有的人,却认为是“垃圾!”
自从***战争后一声炮响,大清王朝就进入了沉沦之中,不论是耻辱的《马关条约》,还是圆明园的烧毁,总而言之,这时候的清朝廷带来了太多的悲剧,甚至甲午开战,更是很惨,为什么?
除了清朝的***外,还有各种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反有些“匪夷所思”,那就是一本书,正如而当代日本作家井上靖自己觉得:日本能够成为近代亚洲唯一一个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首先要归功于这件法宝。
这个传说中的宝贝,正是中国清代思想家魏源写就的一本奇书:《海国图志》。
想当初我中国万邦来朝,威名传遍八方。千百年来被世界所追捧学习。其中又以日本对中国的学习最为持久,而且痴迷不已,一直从唐朝学习到了明朝,历经千余年。那么,为什么日本会如此痴迷中国文化呢?
中国实力强大,引得日本主动学习
当时日本刚刚结束分裂的状态,就开始了吞并朝鲜的计划,当时还不叫朝鲜,当时的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分别是百济,高丽,新罗。当时百济和高丽勾结日本攻打新罗。这么强势的组合,灭掉新罗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新罗背后的靠山是唐帝国。百济和高丽很快就被打败,最后的决战是唐帝国和日本,地点是在白江口,爆发了海战,结果日本惨败,这次的失败引起了日本高层的重视,在日本本土做好了防御,可是唐帝国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和平度过之后日本开始了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并且一直痴迷不已。
中国文化兴盛,引四方来拜
我们现在称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吹捧四***明。但是古代的中国可是比现在强大多了,从四千年前起就没有衰败过,日本第一次与中国交手是在唐朝,结果是惨败,但是日本并没有灰心。而是开始了学习的过程,经过学习才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建筑上面的雄奇伟壮,建筑材料多种多样,但是大部分以木结构为主,修建一栋房子不用一颗钉子,文化上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哲学治国更是让日本震惊不已。就连日本的国号也是来自唐朝的恩赐。
日本本土衰弱,不得不学习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无论是***还是人口都极度匮乏,这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他发展不出来强盛的本土文化,只能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例如在中国秦朝时期就已经走进了封建社会,而日本当时还是原始社会,到了中国的唐朝,日本也还只是奴隶社会,可以见到日本本土文明的发展是多么停滞了。如果不从外面学习先进文化,那等待日本的也只是灭亡而已。所以日本面对如此之近的邻居中国,而且很强盛,对中国文化一直痴迷不已也就不奇怪了。
日本文化与中国一脉相承,痴迷中国文化是对自身的缅怀
都知道的是中国文化辐射四周,在整个亚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共同体。周边小国包括日本都受到了中国巨大的影响。日本是中国的一个影子,就像日本他们称赞自己的历史也叫做战国时代,也有南北朝。
日本痴迷中国文化是在回味自己,日本人的性格是崇拜英雄的,而中国的历史又是一部英雄的历史,所以日本一直痴迷中国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lus100.com/post/4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