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三国蜀汉丞相,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封武乡侯,追谥忠武侯。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献三分天下的“隆中对”起,诸葛亮就追随刘备成鱼水之交。
1.诸葛亮。网络配图
蜀汉章武三年(223)春,刘备永安白帝城托孤起,诸葛亮就辅佐刘禅。先七擒孟获后稳定蜀汉的后方,后率诸军北驻汉中,5出祁山北伐魏国。至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八月,诸葛亮因疾病而卒于军中,年仅54岁。诸葛亮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动,践行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托孤遗言。
2.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网络配图
李鸿章同诸葛亮没有可比性,他靠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起家,代表清***与外国列强签订了出让中国利益的系列不平等条约。
3.李鸿章同诸葛亮没有可比性。网络配图
李鸿章(1823.02.15--1901.11.07),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肥东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李鸿章被庐州府学选为优贡;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顺天府乡试中举;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会试中进士,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受业曾国藩门下,求经世之学;清道光三十年(1850),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感谢邀请,这两者其实还有有很大差别的。
首先来说李鸿章,毫无疑问他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厉害的几个人物之一,在曾国藩之后,逐渐成为了清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洋务派的核心执行人,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进程。如果不是在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李鸿章得到的评价绝对是当世名臣。只是当时在整个中国,正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有的政治体系、道德体系、文化体系等等都与世界格格不入,并且大部分腐朽堕落。即使李鸿章深谙中华三千年权术精华,政治潜规则,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只能做略微调整。所以无论李鸿章怎么去为国家鞠躬尽瘁,整个国家的国势都不可逆转的滑落深渊,屈辱也就伴随着整个统治集团。
而李鸿章作为统治集团中一员,必然要为当时的历史后果承担责任。但若把卖国全部归咎于李鸿章,这未免就有失偏颇。说实话,就是李鸿章坚决拒绝签订那些卖国条约,也还是会有什么王洪章、张红章之流。说白了,那个时期,中国是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资格的。
而诸葛亮则不一样,他本身辅佐刘备从一无所有到创立蜀汉集团,本身的能力得到证明,并且君臣相得,为了同一个梦想奋斗终生(李鸿章更多的考虑的是统治者的稳定)。道德品质也无可挑剔(这点李鸿章也不行),军事上以弱攻强,战绩还占上风(李鸿章也没啥好争辩的),治国上也很有作为(司马炎曾感叹:若我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哪还有今日的劳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诸葛亮本身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色彩,这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相较之下李鸿章若有这个魄力,则中国近代史可能就不一样了。
诸葛亮写过《出师表》,李鸿章没写过千古流芳的大作,大概临死前托***替他写首诗,诗云:“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据说此诗不是回光反照时念的,是既将咽气时一口气大声喊出来的。
由此得出结论,诸葛亮的文学成就远远大于李鸿章,他的《出师表》留传致今,华人皆知,这就是他二人有天地之差的原因。
啦啦啦~
诸葛亮和李鸿章,嗯,确实有意思。我们仔细分析就知道
1.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种种行为,都只能算打内战,输赢对整个华夏文明都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李鸿章李中堂就不一样了,他代表的是中国对外交流,又遇上一群西方列强(还有日本),大清自然打了败战。李中堂的作用就是替皇帝被黑锅,替皇帝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2.李中堂是***,这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事实
个人愚见,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图片来自网络)
东汉民风淳朴、风化最美。民国学者***直接点赞东汉:“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东***的这种精气神,在桓、灵二帝时表现的最为明显。“党锢之祸”发生的背景即是东汉的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山东临沂。这时候已经是东汉晚期了,虽然风化最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民间风气很正。比如,曹操刺董失败逃亡,一个县令仅仅因为看到曹操有英雄气,就放过了曹操。
诸葛亮即是成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大儒很受尊重,社会上重视气节。诸葛亮27岁前在南阳隐居养望,有大志向于国家。后来追随刘备,创立蜀汉基业。刘备去世后,又辅佐后主刘禅。兢兢业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我们能看到儒家所提倡的各种美德:志虑忠纯、奋斗不息、君子之德…
(诸葛亮)
由于此后的汉民族几经浩劫,诸葛亮代表的正统力量成为中国人在低谷时期坚守的榜样。在《三国演义》成书后,更成为了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一生以微弱之蜀汉,强撑危局,一生未曾向敌方投降,反而处处攻势,让强魏不敢轻视。至于不平等条约,诸葛亮可是想着克复中原的,怎么可能会签呢?
李鸿章背后的清王朝,距离现在太近。李鸿章去世于1901年,到现在也不过100多年,其人其事,有大量史书记载,时间还没来得及淡化人们对于那个惨痛时代的记忆。李鸿章作为那个时代的主要代言人,也被视为惨痛时代的始作俑者而被人记恨。
(李中堂)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风化一点也不美,民风一点也不淳朴,充满了冷漠、自私、狠毒和算计。大概要斗得过恶人,必也要有比恶人还要狠毒的法子才行。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洗白一个说大可不必,作为历史人物,被人评说自是应当。
李鸿章曾说,与妇人与孺子共事,亦为不得已也。
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面对着还抱着天朝上国迷梦不醒的同僚和上司,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 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lus100.com/post/5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