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科技学院的前身由浙江大学于1980年创办。经过近4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有杭州城区、富阳高桥、建德严州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958亩,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杭电,是浙江省人民***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
截止2017年5月,学校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五”计划重点攻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3”、“863”、国际科技合作、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年度科研经费逾亿元。一批优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国家发明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奖励。
2006 年-2014年,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1、《达夫游记》
《达夫游记》讲述了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蠼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2、《达夫散文集》
《达夫散文集》是北新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郁达夫。收《归航》、《立秋之夜》、《还乡记》、《给沫若》、《送仿吾的行》、《志摩在回忆里》、《雕刻家刘开渠》、《光慈的晚年》、《追怀洪雪帆先生》、《记曾孟朴先生》、《灯蛾埋葬之夜》等26篇。

(一)符合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所承担工作所需的学识、技术和能力,在杭州市区工作或创业的非杭州市主城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户籍的人员(在杭省直和中央驻浙单位引进人才申领《人才居住证》由省人力社保厅办理)。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大专学历并属于当年度《杭州市紧缺人才目录》中专业;
3、持有技师以上(含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符合我市当年紧缺职业(工种)的具有高级职业资格;
4、个人在杭投资50万元以上的经营者;
5、持有《外国专家证》;
6、持有《杭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
(三)用人单位需在《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lus100.com/post/9685.html